新闻传播

本刊专稿

  • 传统报刊从容应对互联网 与“狼”共舞

    郑保卫;

    <正> 两种前途两种命运近些年,"因特网"一词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各种媒体上关于因特网的报道和宣传也越炒越热。一开始,很多人还只是将其当作一种新名词、新技术,不太领会,也不大在意。但是去年以来发生的几件事却引起人们,特别是新闻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和深深思考。去年9月12日下午2时,经美国众议院批准,

    1999年06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新闻幕后

  • 警察记者共铸警事魂——记黑龙江电视台《警事追踪》的“七匹狼”

    寒山;

    <正> 1999年6月26日,黑龙江卫视推出一个全新的电视纪实栏目《警事追踪》。栏目开播至今已近半年,收税率在黑龙江卫视自办节目中一直居高不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然而,在《警事追踪》栏目孕育、诞生、成长的背后却有着说不完的艰辛、曲折、轶闻、憾事。"七匹狼"的出世栏目是由黑龙江省公安厅和黑龙江电视台共同协

    1999年06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敢于碰硬,新都市报让展览馆露了“脸”

    马也原;李民峰;

    <正> 1999年元月13日到9月30日间,《新都市报》刊发了独家系列报道《展览馆的"脸"没了》《违法工程为何得到保护》《拆可以,损失我不能担》等20篇,对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最大的一起违法建筑工程的台前幕后进行了"曝光"。《新都

    1999年06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采访札记

  • 到北京闯会场

    邵岭;张咏晴;

    <正>今年8月24日,全国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大多数报纸都是转发《人民日报》、新华社的消息,惟独《文汇报》连连刊出"本报讯"。这些"本报讯"得来不易、虽然技术创新全国瞩目,科技报道又是《文汇报》所长,但因为这次会议由党中央、国务院主办,上级规定,允许参加采访的只有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文汇报的两名记者"潜入"北京,却不能进入会场,只好想办法"削尖脑袋"往里钻,找关系,打电话——

    1999年06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由文汇报记者“跳墙”想到的

    刘鹏;

    <正> 采访要讲究媒体级别,是我们新闻体制的一十特点。从理论上说,这是以计划手段配置新闻资源的方式,在这种体制下,培养了一部分记者的惰性——习惯于四平

    1999年06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新视点

  • 我国报业跨世纪发展的八大结构性矛盾

    胡武;唐海江;

    <正> 报业发展中,存在以下八个结构性矛盾:(一)报业总量"过剩"与市场需求旺盛的矛盾人们谈及报业市场走向买方市场的现实依据往往是报纸的发行量、广告额等具体指标。其实这是对报业总量过剩的替代说法。报业的市场销售一般是订阅,其生产总量依订阅数量+预计零售的量入而出,因此,报业市场的"过剩"一

    1999年06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探讨与交流

  • 关于新闻纠纷与新闻法制的思考

    孙涉;

    <正> 新闻纠纷是指因为新闻报道而引发的报道对象与新闻媒体之间的争议。近几年来,这种争议出现的频率不断增高,各种媒体和记者被诉诸法庭的事件时有发生,新闻纠纷不仅已成为新闻报道的一十热点,而且也已成为困扰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焦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纠纷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有哪些?应该如何着手去解决?

    1999年06期 20-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从地域文化寻找报道的独特角度

    曾一智;

    <正> 《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新闻》的《城与人》专刊创办已有一年半了。由于创办之初即定位在以挖掘哈尔滨城市文化历史为主,于是在逐渐深入地接近、走入哈尔滨历史的过程中,这个城市独特的人文背景构成的地域文化开始显现她的魅力。不管她的形成是否与帝俄的侵略扩张有关,哈尔滨历史上曾辉煌一时的俄侨文化都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并且其对于史学乃至文化

    1999年06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关于“三农”报道的几个原则

    李智;

    <正> 对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的报道,很长时间以来,报纸唱得比较多的是"四季歌",对读者的吸引力不大,反响平平。许多从事农业报道的编辑记者对此也是十分苦恼。新闻报道失去读者,新闻的价值与作用就难以实现。那么,"三农"报道如何吸引读者呢?我们认为,首先应找出以往"三农"报道不吸引读者的原因,即浅层次、一般化的动态报道多,而重点报道、深度报道少;单一形式、单—体裁、平面式的报道多,多侧面、多层次、立体

    1999年06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行业会议重点未必是读者关注点

    高明义;陈岐山;陈猛;

    <正> 近年来,会议报道多受指责,甚至被列为当今党报可读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在多年的采编实践中体会到,写好会议报道确实有难度,难就难在会议内容专业性强,读者面窄。那么如何会里淘"金",发掘新闻呢?这里谈一点体会。一、打破"摘要式"报道模式是提高会议报道可读性的前提。翻阅目前会议报道我们会发现它们的一个通病:记者写的是会议内容摘要,而不是会上的新闻。这种"摘要式"报道是记者从会议材料中抄来的。如果说抄也有"经验"的话,那

    1999年06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浅谈儿童节目中音响的采用

    袁晓梅;李晓冰;宋慧丽;

    <正> 广播节目的音响,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记者与被采访者的谈话录音,这是广播节目中最主要的音响素材。另一种是采访现场的环境音响,其中包括两种声音,即人们活动的声音和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出的声音。如人的走动、表演、游戏等,都属于人的活动声音;而机器声、汽车声、击打东西声则属于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出的声音。第三种是自然界的声音,如风、雨、雷、流水、鸟鸣等等。一般来说,广播节目记者都比较熟悉

    1999年06期 3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谈电视现场短新闻存在的问题

    林亚光;王伟;林峰;

    <正> 近几年来,电视现场短新闻以其现场感强、可视性强、可信度强和信息密集等诸多优势,活跃在各地电视新闻节目中。电视现场短新闻这一体裁自身特点的局限和采访者素质的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到现场短新闻的质量,因此,要想真正采制出优秀的现场短新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笔者观察和研究,目前播出的电视现场短新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999年06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浅谈新闻图片的纪实意义

    管淑贤;

    <正> 目前,醒目的、具有强烈冲击力的新闻图片受到纸质媒体的广泛重视,这一方面反映了媒体对新闻图片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也表明新闻图片的纪实性更符合受众对于新闻的阅读心理,因为与文字相比,人们更相信"眼见为实"。"一图胜千言"也正是

    1999年06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转载、摘抄现象析

    孙彩凤;刘长彬;

    <正> 近年来,我国报纸增、扩版现象十分普遍。一些报纸,尤其是晚报、生活类等地方性的报纸,纷纷由原来的8版,增扩到16版、24版或32版。一些党报也竞相创办周未版、星期刊或地方版,版页也在不断增加。据一份数据表明,1998年全国报纸总印张数是300.38亿,比1997年的287.59亿增长了4.45个百分点。相

    1999年06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少儿节目应兼顾成年人听众群

    郝凤阁;聂守仁;李玲;

    <正> 少儿广播节目虽然是为广大少年儿童开办的节目,但也有许多的成年人经常收听。他们当中有孩子的父亲、母亲,有学生的老师、家长,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也就是说,少儿广播节目在吸引儿童,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同时,也应注意对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力求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孩子与

    1999年06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编辑也需有激情

    刘唯唯;刘忠学;

    <正> 人们往往认为,激情是促使记者采访的动力,记者的事业心、责任感离不开激情。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甚至把激情视为记者的生命。其实,在几年编辑工作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编辑也需有激情。一个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缩辑同样富有激情,激情是编辑的生命,没有激情

    1999年06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浅谈电视专题片人物个性的塑 造

    李丹;贾士强;

    <正> 电视人物专题片最难把握的就是如何塑造人物。如何突破传统思维的条条框框,把在平凡生活中的一个个普通人物鲜活、真实的个性展现给观众,让观众从中去审视生活,感悟人生,这是电视工作者一直在苦苦探索的问题。一、在人物命运中展示个性《走进千万家》是黑龙江卫视上星之后新创办的一个综合性社教节目,其中《黑龙江人的故事》是一个六

    1999年06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明星采访四忌

    刘元东;许元元;王丽;

    <正> 明星采访是影视报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可以说是影视记者每日的必修课。但这一课,并非人人都可以顺利通过。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觉得在采访明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忌立场偏激对于明星,社会上总有很多传言。对此,影视记者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弄不准的

    1999年06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批评报道技巧谈

    张焕煜;

    <正> 众所周知,舆论监督是党的新闻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任何一个新闻媒体的批评揭露性报道,都是对社会不良现象实施舆论监督。然而,这类报道无论是采访还是播出都有一定的难度,往往会遇到阻力,尤其是电视批评报道,因为摄像机很难做到隐蔽。搞批评报道时记者与被批评者之间常常是站在矛盾的对立面上,当这种矛盾激化时,被采访者或拒绝采访,或与记者发生激烈冲突,或想方设法阻止报道的播出。面对这些情况,怎样保证报道及时、顺利地

    1999年06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新闻众星

  • 漫话张滨 张滨漫画

    晓晨;

    <正> 张滨这个名字很普通,普通到在人群中提起"张滨"就会有人说"他是我朋友"。事实上,彼张滨非此张滨也!本文中的张滨是黑龙江日报高级编辑。人长得很普通,属于中国人的"大众脸谱":五官不突出,棱角也不分明,放到人堆儿就找不出来了的那种人,但他却画得一手好漫画,且越来越出名,最有名的要算他的彩色新闻漫画《洪水滔滔见真情》,在最近获得了第九届"中

    1999年06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滨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漫画一等奖的作品:洪水涛涛见真情

    <正>~~

    1999年06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报刊斋

  • 走向高格调——谈《黑龙江日报·周末》的品位

    钱莲生;

    <正> 不同的报纸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黑龙江日报·周末》(以下简称《周末》)以品位胜。1998年黑龙江日报举办的有奖问卷调查显示"每期都读和经常阅读《周末》的比例相当高,两项都在65%和85%以上。"应该说,党报"周末"能赢得这样高的阅读率是难得的。《周末》诞生于1996年5月,与发轫于80年代初期、勃

    1999年06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三江平原上的一支报业生力军——佳木斯广播电视报

    书岩;

    <正> 在三江平原的中心城市——佳木斯市,有一张深入数万家的自费订阅的报纸,她立足声屏,是广播电视节目的向导;她扎根于百姓,为市民提供生活、知识、娱乐的丰富信息;她面目秀美,带着新时代的浓浓气息,成为数十万读者的真诚朋友;她用企业化管理的模式迎接当今报业的竞争,短短10年内从一无所有发展

    1999年06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国外新闻界

  • 新时代的地方性报纸——《北海道新闻》

    王亚光;

    <正> 在日本,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报纸应属《北海道新闻》了。其早刊发行量122万份,晚刊发行量74万份,体育报发行量7万份。1998年营业额750亿日元。该报是仅次于中央报纸的全国最大的一家报纸。4月14日下午,笔者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北海道新闻社,受到该社社长坂野上明先生的郑重接待。位于日本列岛最北端的北海道四面环海,面积

    1999年06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回眸偶思

  • 默默飘香陈年酒——新闻与旧闻

    刘少文;

    <正> 新闻是"易碎品",新闻作品的生命力是短暂的,人们往往这样认为。但当我们阅读以往岁月中部些"老新闻"时,却常常感到它们如陈年老酒,默默飘香。近几年,各种"老照片"、"老相册"、"老新闻"、"老知青"等隔时新闻的纷纷出版,并一再火爆图书市场,成了新闻园地中一道奇妙的最观。应该说,五花八门的各种媒体够让人目不暇接了,已成"明日黄花"的老新闻何以能在千般现实,万种焦点的现代生活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这一耐人寻味的现象使我们似乎

    1999年06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再回首

  • 1960年那次饥饿难耐的采访

    方培恩;

    <正> 当记者几十年,惟有一次采访令我终生难忘。那是1960年,一个由天灾人祸铸就的特殊年代。这年11月的一天,报社领导让我前往黑龙江省林口县柳树公社土豆甸子大队采访,因为这里曾是土匪胡子的老巢和我剿匪部队浴血奋战的地方,采访的目的是用实际事例配合当时正在全国青年中开展的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跟我一起前往的有共青团牡丹

    1999年06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业务思考

  • 浅谈《生活报》“旅游专版”的定位

    胡秀娟;李秀波;

    <正> 据黑龙江省一家报纸报道,今年国庆节期间,黑龙江省共有10万余人大出游。这说明黑龙江人的生活方式正发生着一种转变——出满足温饱向追求生活质量上转变。旅游正在成为人们热衷的一个新话题。"旅游热"令媒体不得不关注"旅游"这新兴的领域。因此从1998年底开始,全国从中央到其他省的许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都陆续开办了一些与旅游相

    1999年06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谈摄影记者的“手感”

    张举生;

    <正> 新闻摄影需要技术、艺术和新闻三方面的综合基本功。一名摄影记者在具备这些基本功的条件下,经过理论与实践的丰富与升华,会达到技术上有手感、艺术上有灵感、新闻上有敏感的层次,成为合格的摄影记者。所谓技术上的手感,主要是指控制照相机的熟练程度。摄影记者都希望有一架性能可靠、功能完备的专业相机。但是,资深摄影记者们也大多体会到,相机的自动化程度再高,也替代不了技术上的手动的基本功。也就是

    1999年06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对县级台节目设置的几点体会

    崔洋;魏延峨;

    <正> 一、立足本县,突出地方风格和特点,满足主体受众的需要。目前,我国县区内的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多数县的经济主体也在农村,农村受众比例相对比较大,因此,县级广播电台在节目设置上就应该首先考虑多向农村倾斜,提高对农村宣传的比重。依兰是个农业县,农村人口比较多,因此,我们在改革自办节目前,首先派人到18个乡镇的农民中搞调查,摸清农民对广播节目的要

    1999年06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正面报道中不真实现象析

    邵华;夏尊平;闫巍;

    <正> 以正面报道为主,是我党在新闻宣传上一贯坚持的方针。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张省报对于全省工作、全体人民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作用。邓小平、江泽民等党的领导人都对新闻宣传的作用有过精辟的阐述。邓小平同志指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报社的同志要

    1999年06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浅谈人代会报道的创新

    杨春燕;林丽华;姜殿才;

    <正> 今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九届二次全国人代会,是世纪之交召开的一次历史性盛会。短短十几天的会议,制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描绘了各项事业进步的宏伟蓝图。各媒体对今年人代会这样一个报道内容广博、话题复杂、涉及人民代表众多的大型会议,新闻报

    1999年06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图片新闻出精品的两要素:记者功力和编辑眼力

    李伟华;孙晓梅;

    <正> 在1990年召开的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大家对报纸"图文并重"这一方针取得了共识。新闻摄影由配角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新闻兵种,形象信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时至今日,好多报社,特别是地市报的总编辑们仍然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图片新闻比文字新闻出精品的难度大得多,手头令人满意的图片新闻不多,称得上精品的则更少。

    1999年06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谈要闻版改革的尝试

    葛玉芬;

    <正> 为办好办活要闻版,近年来,《齐齐哈尔日报》进行了较为有益的探索,尝试在要闻版突出"三性",实现"三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三性"即政治性、重要性和新闻性,"三化"即报道领域多面化、稿件体裁多样化、报道内容广泛化。首先,要突出地市缓党报要闻版的政治性。为此,我们进一步健全、完善总编辑挂帅的三级审

    1999年06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做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的实践体会

    冬风;田久龄;徐丽珍;

    <正> 1993年初,我们经过细心的策划、采访,制作了一期《南方广告多,北方口号多》的新闻直播评论节目,这是哈尔滨经济广播电台办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最初实践。在当时金国广播界,这样的节目也是不多见的。这个节目获当年黑龙江省广播播音类作品一等奖。节目主持人参与新闻评论性节目,必须从选题、采访、积累素材、播出等各个环节全方位投入,即使因客

    1999年06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广播电视报更要突出特色

    付永萍;周生军;

    <正> 广播电视报这支随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而迅猛崛起的新军,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广播电视报要想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必须办出自己的特

    1999年06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办好对外俄语电视节目的几点思考

    褚丹生;韩礼文;

    <正> 黑龙江电视台的《你好,俄罗斯》节目是目前我国省级电视台中开办的惟一一个俄语电视节目。其宗旨是全方位,多层次、多侧面地宣传和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经济建设的新成就、人民生活的新变化,以增进俄罗斯人民对中国,特别是对黑龙江的了解,推进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和合

    1999年06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外国名记者

  • 伟大的东方梦幻——埃德加·斯诺与中国

    郑亚楠;

    <正> 回首二十世纪,无论世界还是中国都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人和事,其中,埃德加·斯诺算是与中国革命联系最密切的外国记者了。1906年,埃德加·斯诺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城。9岁时,他的父亲为了让他"认识金钱是劳动的体现",把他送到《堪萨斯城明星报》打零工。这是小斯诺第一次见到报社的记者们。他很喜欢那些东游西走的记者们,"旅行"的概念也在心里播下了种子。14岁那年,他用帮人捆麦束、堆麦垛赚来的钱,坐汽车,倒火车,一路风险来到了美国东海岸的加利福尼亚。"要

    1999年06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通讯员天地

  • 家乡是我写作的源头活水

    傅铁铸;

    <正> 我从1981年16岁时开始业余写作,起初曾屡投不第,但经过近二十年的摸爬滚打,在各媒体编辑老师的教导下,至今已在国内外媒体发表新闻、小说、散文、诗歌、寓言、理论研究等上千篇。其中仅在新华社向国内外播发的就有十几篇,有的还获了奖。由此,我成为新华社等一些媒体的通讯员或特约记者、特约撰稿

    1999年06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瞄得准才能上得去

    皋山;

    <正> 年初,参加县城新闻短训班学习时,听了一堂如何提高稿件命中率的讨论课,课堂气氛活跃,学习者各抒己见,其中不乏经验之谈,听了很受启发。笔者觉得,要提高稿件的命中率,除了具有流畅的文笔、清晰的思路、合理的布局、恰当的技巧等基本功外,还需注意研究报纸版面上的专栏、专版及文章。一张报纸打开来,不能"眉毛

    1999年06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新闻人物

  • 广角闻新

    <正> 国家将加大对报刊整顿的力度近日在长沙召开的1999年度全国新闻出版局长座谈会上,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茂林说,中央国家机关仍有行业报150种、行业刊200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厅局报纸535种、厅局刊物868种,公款订报和行政

    1999年06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